比亚迪的成长烦恼
[2011/9/26 11:43:47]

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——至少通过近期不断发生的“裁员事件”可以看出,夏治冰(比亚迪销售公司原总经理)的接任者候雁,显然无法迅速让比亚迪的处境出现改观。现在,不止是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,整个比亚迪都在进行着不小的人员及组织架构的大幅修整。只不过,这种近乎残酷的裁员方式对于处于业绩下滑期的比亚迪而言,是否是一种最佳的方式,能否解决比亚迪问题的全部?

比亚迪的发展危机似乎在2011年上半年集中爆发——服役13年的副总裁、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辞职;紧接着就是销售公司开始裁员;比亚迪A股股价持续大跌;产品质量以及利润缩水问题凸显;现在,比亚迪又在谋划着一波更大范围的裁员计划……“所有的危机表现归结到根本,在于比亚迪的发展团队过于年轻化,这是其前期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后遗症。”在裁员风波之后,一位业界知名的汽车评论人士如是评价比亚迪,“年轻的比亚迪就像年轻人一样,需要经过摸爬滚打来完善自身的性格。”

作为处于成长期的自主品牌车企,比亚迪的弱点在于发展初期并未摔过跟头,因而缺乏危机感,把发展初期遇到的机会看成是自我能力的真实体现。而一旦遭遇挫折,这些曾经需要面对的难题就会集中爆发,而这些也是国内自主品牌在走向“做强”过程的必经阶段。

如果说合资车企在国内的发展模式都会经历中外双方的磨合,以及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缓和外方固有企业文化中固执的一面,那么自主品牌的发展需要经历的是在创业初期的天然优势消失之后,依旧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准确方向。比亚迪早期的成功是因为它的两个天然优势——“模具开发能力以及垂直整合为其带来的低成本优势;一路高奏凯歌的中国汽车市场”得到了夏治冰和同伴们的高效利用。

自此之后,比亚迪自始至终被忽视的根本问题,一是产品,二是人。产品方面,F3出道初期高性价比面对的是二三线市场,那时候合资车型价格还没下探到“消费者跳一下就能摘到苹果”的地步。F3的辉煌在于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初期善于扬长避短,但经过6、7年的发展之后,市场在变化(竞争对手包括合资企业也在更多的开发出同类产品甚至性价比更高),而比亚迪却无视竞争并一味把摊子铺大:比亚迪要做全系车的“大公司”,于是M6(MPV)上市、S6(SUV)上市,客车基地和微面项目也相继规划而出。摊子越来越大,精力越来越分散,而产品核心竞争力却提升有限,于是,销量危机和管理危机的逐渐爆发也就在所难免。

而在发展初期,“人海战术”也是比亚迪成为自主品牌“黑马”的制胜关键。但王传福标榜的“用人力代替机器”战略也使得其研发和生产团队普遍年轻化,一旦用人成本增加,也将直接冲击比亚迪的低成本发展模式,此次得裁员风波就是实例。同时,“注重内部培养,不喜欢外聘职业经理人”的用人体制也使得比亚迪高管缺乏应对市场危机的经验和积累。

说到底,“退网门”和“裁员风波”只是充当了“替罪羊”的角色,比亚迪汽车的实质危机是没有新的、能充分放量的产品支撑。这一轮的危机再次证明“拔苗助长”的不可靠。

实际上,关于自主品牌发展的问题,国内市场已经经过了几轮广泛的讨论,不止是比亚迪,奇瑞、吉利等车企也都不同程度地遭遇过类似的发展危机。自主品牌自我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,也要找准正确的方向,关键是要看哪个企业“掉头比较早,修复能力强”。而比亚迪不妨借这一轮危机暴露出的问题“有的放矢”,进行深层次的发展模式调整,直面残酷的市场竞争。

比亚迪现在需要新的能量来改变目前的处境,需要把重点放在产品和团队建设这些核心价值上。在产品层面,比亚迪必须加大研发投入,另外,如何利用好此前与奔驰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,也是比亚迪需要尽快明确的话题;而在人才方面,已经在进行深度人员调整的比亚迪,不妨借此做一些跨越性的举动——大量聘用有丰富市场经验的外部人才(包括海外人才),以重新确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